最沉重的10号球衣

日期: 栏目:意甲 浏览:13 评论:0

最沉重的10号球衣

千古难题,谁是史上最佳球员?

如果在当今全球社交网络上发起调查,这一答案恐怕都会指向里奥·梅西。

曾把这个问题抛给在华居住多年的阿根廷人马里奥·奎罗斯,他耸肩苦笑:“在阿根廷,这个说法都未必成立。梅西是很棒,但他首先要成为阿根廷最佳球员。”

至于巴西球王贝利,他一直坚称自己是当之无愧的史上最佳,只是……电视尚未兴起的1960时代,看过他踢球的不像马拉多纳那么多。

迭戈·马拉多纳,被反复播放而广为认知的画面是“上帝之手”和“连过五人”:在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半决赛对英格兰,他打进的两粒不可思议、魔鬼又天使的进球——第一个是手球,本该被判罚无效;第二个从中场发起,摧毁了英格兰的整条防线和门将,这在足球场上极其罕见,更因为发生在如此重要的淘汰赛。这个进球也成为了2002年国际足联评选出的史上最佳进球,足见其伟大。

相比这种纯技术的展现,第一个进球才是世人津津乐道的。

当时进球后,主裁纳赛尔视线不佳无法判断,英格兰后卫纷纷举手示意手球犯规,他们不敢相信,1米65的马拉多纳在众目睽睽之下,抢在比他高20厘米的门将希尔顿前面挥拳得分,但马拉多纳开始肆无忌惮地庆祝。2000年,马拉多纳在自传中回忆:“鲁杰里跑过来,巴尔达诺很迟疑,嘀咕‘迭戈这是手球吗’,我说‘他妈的,快抱我!’”就在众目睽睽之下,阿根廷球员装作无事地欢庆,消除了裁判的疑心。

马拉多纳事后把对英格兰的复仇扯上了浓厚的政治因素,他认为联系上1982年马岛战争死掉的阿根廷人,这种不光彩的故意手球就是一种报复,“就像是偷了英格兰人的钱包”。赛后的新闻发布会,他狡谲地答道“一半功劳属于马拉多纳的头,一半功劳属于‘上帝之手’。”这也就是上帝之手一词的由来。

马拉多纳的上帝之手并不只一次,四年后的意大利之夏,在小组赛首场爆冷告负的不利局面下,他在对苏联的比赛中又故技重施,本方门线上手球救险,让苏联人目瞪口呆,而那次裁判又漏过了判罚(正常情况是点球+红牌下场),最终阿根廷跌跌撞撞打进决赛。

为了胜利不择手段,这就是迭戈·马拉多纳,阿根廷人的“Dios”(上帝)。

马拉多纳的言行,从未摆脱过沉重的时代背景。

他的成长史是标准的励志片,一个布宜诺斯艾利斯南部贫民窟的浑小子,靠着精湛的球艺和坚强的性格摸爬滚打,走进职业联赛,天价转会世界豪门巴塞罗那,再到那不勒斯封神。

“马拉多纳和我们国家最穷的低层人民有着永远也斩不断的纽带,”在罗萨里奥开酒吧的阿根廷人冈萨雷斯说,“他常常说自己小时候的事情,父亲怎么样辛苦工作,供他踢球,而他们平时都买不起真正的食物,只能买马黛茶。”

多年之后,姐姐玛利亚·马拉多纳接受采访说:“15岁开始,他就没有了自己的生活。他成为了别人。他总得照顾一切。成名对他来说太过沉重。但他总希望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,不把家庭扯进来。”

马拉多纳生于1960年,阿根廷自二战以来就多次陷入危机,政治混乱经济凋敝,80年代更是经历着严重的主权债务危机和货币贬值,1980年代末,通货膨胀率更增加到每年200%。商店里商品价格一天内要变好几次。

在他15岁时,阿根廷青年人和他签约,给了一套公寓,让他一家八口安顿进去。贫民窟菲奥里托塑造了马拉多纳,足球是他自小能得到的最好的礼物。但在踢上职业足球后他说,“我不会再回菲奥里托。”马拉多纳的肩上,是整个大家庭的生计。

这也是为什么,阿根廷普通人更喜欢卡洛斯·特维斯,同样是贫民窟走出来的街头英雄,也同样在马拉多纳的博卡青年效力过。他们认为土生土长的特维斯更有资格接班老马,而不是13岁就远赴西班牙的梅西。

这是为什么梅西很难得到认可的根本原因,阿根廷人质疑的不是爱国与否,而是缺乏共鸣。中产家庭出生的梅西是个乖孩子,没什么出格的言论,在场外总是循规蹈矩,低调安静。其实背后是梅西不接地气,阿根廷老百姓一直在受苦,而自幼被巴萨带走的梅西,则在拉玛西亚吃着伊比利亚火腿和橄榄油,没在阿根廷联赛煎熬过哪怕一分钟。

阿根廷人民需要的英雄不是完美的,而是能代表他们,又展示出跨越阶层的可能性。因此欺诈也好,毒品也好,粗口也好,劣迹斑斑的马拉多纳更值得封神。

那么,如果抛开“群众基础”,到底谁的足球踢得更好呢?

在足球世界里,绝大多数当代球星、教练及专业记者,都倾向于认可梅西的技巧独步天下,并且很快被分进一个“梅吹群”,即各种花式吹捧梅西。诸如前曼联主帅老爵爷弗格森说“梅西的停球就足球掉进了一个羽毛堆”,意大利冠军教头卡佩罗说“C罗是世界最佳,但梅西不是来自这个星球。”

阿根廷球星也对梅西的能力心悦诚服,曾经被认为是马拉多纳接班人特维斯也说,“和梅西踢球非常辛苦,因为你要高度专注才能勉强跟上他的频率。他在场上的洞见往往是上帝视角……”

记者也把这个问题抛给过马拉多纳,他和梅西谁更好?

老马幽默地回应,等梅西先拿到世界杯再说吧。

但是,最天才的五次金球奖得主梅西,2014年离大力神杯差之毫厘,阿根廷点球惜败德国。就凭这一点,很多批评家认为梅西永远无法和迭戈·马拉多纳相提并论。

同样的问题抛给梅西,梅西的回答是,不,马拉多纳才是足球史上最好的球员,“哪怕我再踢100万年,我也绝不可能企及马拉多纳。”

马拉多纳的球到底踢得怎么样呢,由于年代关系,网络上的视频不全且粗糙,但看看当年马拉多纳的队友和对手,亦能略知一二。

1990年代前后,意大利足球甲级联赛是有“小世界杯”之称,几乎全球最好的球员都在意甲,北方三雄米兰、国际和尤文轮庄。1984年马拉多纳离开巴塞罗那前往那不勒斯,后者甚至还在为保级而战。1986/87赛季,在马拉多纳的率领下,他们竟然首次成为联赛冠军,并在1989/90年再度夺冠,以及1989年的欧洲联盟杯冠军。这是史无前例的成功。

马拉多纳同期的对手是米兰的荷兰三剑客、尤文的普拉蒂尼、国际的德国三驾马车,而那不勒斯能拿出手的,除了马拉多纳,只有巴西前锋卡雷卡和意大利后卫费拉拉。因此某种意义上说,马拉多纳让一个平民球队成为冠军争夺者,梅西也好,C罗也好,甚至放在世界体坛范围都是不可完成使命。

“我用足球做到的事情,马拉多纳用桔子也可以。”昔日法国巨星、前FIFA主席普拉蒂尼是当年马拉多纳的老对手,在自传中回忆:有一次他们参加全明星友谊赛,很多大牌球星都在场上热身。这时马拉多纳出现了,他走进场内,其他人开始安静下来。然后马拉多纳拿起一个球,把球一脚踢向天空,不等球落地,又向上踢起,如是三番。这时所有人都看呆了,谁也没见过这样的炫技。

比较客观的看法是,和当今世界两大球王梅西C罗相比,马拉多纳的强大,更多在人格魅力和领导力方面,他的存在直接提高了每个队友的极限。球队中有这样一个上帝般的角色,往往能创造奇迹。

1987年那不勒斯获得首冠后,记者去狂欢的更衣室里采访马拉多纳。马拉多纳抢过话筒,开始逐一采访队友,让他们每个人谈谈感受。毫不贪功,和队友打成一片,这种团队感和影响力是无可比拟的。以至于他后来被推下神坛,成为意大利全民公敌,他的前队友、意大利后卫费拉拉仍捍卫着马拉多纳。

批评家认可梅西精湛无比的球技时,总会提到,梅西腼腆和善的性格,只能是技术层面的领袖,而无法让一个团队力挽狂澜。

而C罗,也因家境贫寒有更励志的元素。同时被公认是一个完美机器,不知疲倦的终结者,是“上场就自带一球领先”属性的超级巨星。在放进世界足球史的绘卷里,C罗有其重要地位,仍远远无法称王。

贝利的10号球衣,在巴西是欢乐的桑巴舞;法国的10号球衣,从普拉蒂尼到齐达内,都是优雅的象征;意大利的10号球衣,充满巴乔、托蒂般的浪漫艺术气息。

只有阿根廷的10号球衣,有着不可承受之重。每个穿上阿根廷10号的人,都不可避免被放在聚光灯下,和前主人马拉多纳所比较。

在得知马拉多纳病逝的消息后,马赛主帅博阿斯甚至说:“我希望FIFA能够在所有球队所有比赛中退役这个号码。这是我们能为马拉多纳所做的最大敬意。他的离世对于足球世界是个极大的损失。”

阿根廷足协曾在2002年世界杯前向国际足联提议让这个号码退休,但被无情否决。早在2000年,那不勒斯就退役了10号球衣,让后继者不用担心活在马拉多纳的阴影中。事实是,马拉多纳被那不勒斯放逐后,这座意大利南都城市至今再没能捧起一个意甲联赛冠军。

“那不勒斯的马拉多纳就是他一生的缩影:反叛、欺诈、英雄主义、神”, 阿根廷足球记者丹尼尔·阿库西如是说。

当我们回顾马拉多纳时,总绕不开他的种种异端行为:和那不勒斯黑手党卡莫拉千丝万缕的关系;公开否认私生子(30年后的2016年终于承认);枪击记者;可卡因上瘾和药检失败被逐出美国世界杯;将切格瓦拉和卡斯特罗奉为偶像;……

在2019年戛纳电影节获奖纪录片《迭戈·马拉多纳》中,英国导演卡帕蒂亚用另类视角解读着马拉多纳的乖张。

这时世人才惊讶地发现,“马拉多纳其实是个没什么安全感的人,他身上背负着太多,而无人可以倾吐。”前训练师费南多·西尼奥里尼说。

当他在那不勒斯拿到第一个冠军后,全市两个月时间都在狂欢,马拉多纳走到哪里去都是人潮和无休止的签名合影,住宅外面永远是记者的长枪短炮。这时的马拉多纳很烦恼,他甚至向当时的主席费拉尼奥提出走人要求。但那不勒斯不可能放弃这个头像和耶稣并列的人。

随着他的出名,金钱、美女、权贵不期而至,马拉多纳慢慢变味了,不再代表人民,而是黑手党的座上宾,新闻媒体的肥肉。

1990年7月4日是个分水岭,马拉多纳率领的阿根廷,偏偏在那不勒斯的圣保罗球场与意大利对决。这场世界杯半决赛以阿根廷的胜利告终。从此,热爱他的那不勒斯分裂了,整个体系对他的保护都不复存在,马拉多纳一夜之间就沦为“意大利公敌”。在决赛上,当阿根廷国歌奏起,漫天的嘘声都奔着马拉多纳去。

世界杯后,警方曝光了他索要毒品和妓女的电话录音。很快他又陷入禁药丑闻,被禁赛一年。当马拉多纳带着女友克劳迪娅和两个孩子灰溜溜离开那不勒斯时,甚至没有一个人送行。

禁赛期结束后,马拉多纳的职业生涯步入末期,1994年对希腊的进球后的怒吼几乎成为关于他最后的大赛记忆,然后,再次失败的药检让马拉多纳出局,失去灵魂的阿根廷也惨遭淘汰。

球场上那个无所不能的迭戈不在了。

退役后,马拉多纳因心脏问题,2004年就曾病危住院,肥胖和药物依赖让他的心脏不堪重负,当时他已经重达120公斤,只有笑容依稀还有马拉多纳的影子。马拉多纳的盛名让当时很多医院甚至不敢接收他(怕没治好背负永久的骂名)。后来在瑞士出院之后,他一度如阿根廷媒体所呼吁的“迭戈,别胡闹了”,重新过上正常人的生活。

2006年时,马拉多纳和父母住在那幢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老房子里。好友帕拉西奥斯回忆,有一次开车去接马拉多纳,“迭戈对他妈妈说:‘妈,我是带钥匙呢?还是晚上回来时按门铃呢?’”这时的他已经是个普通人了。

回归家庭的时候,如姐姐玛利亚所说,他才是那个迭戈。在其他时候,世界上只有马拉多纳,一个不可企及的神。

前妻克劳迪娅是马拉多纳的发小,她亦回忆,很多时候,迭戈不见了,取而代之是马拉多纳,一个完全陌生的男人。

克劳迪娅选择在2003年和马拉多纳离婚,但他们的关系还是很亲近:她是他的经理、经纪人、知己和朋友。没有她的支持,没有她做出的种种决定,马拉多纳不知死过多少回了。

马拉多纳有过很多女友,有些甚至和他女儿一样大。他仍无比爱着自己的两个女儿,对着镜头不断讲述他生病濒死时是多么担心会再看不到女儿。以至于他前女婿、曼城球星阿圭罗发生婚变时,后者表示甚至不敢接马拉多纳的电话。

马拉多纳曾短暂执教阿根廷国家队,在2010年率阿根廷冲击世界杯,亲自指导梅西,甚至直接提升了梅西的任意球技巧。

教练马拉多纳一点都不成功。然而,0比4被德国淘汰之后,阿根廷人还是很快就原谅了马拉多纳。阿根廷人也一直纵容着马拉多纳,虽然他们经常也觉得他行为太过分了。

毕竟,世界上只有一个马拉多纳。

“迭戈和马拉多纳是两个人,但马拉多纳去到哪里就把迭戈拽到哪里。”西尼奥里尼的感概中,正是这件10号球衣最沉痛之处。

评论留言

我要留言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