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标题:【优家帮帮行丨宝宝摔倒后的5种心态】
从学走路开始,宝宝就难免磕磕碰碰了,如果宝宝摔跤了,你会有怎样的反应呢?其实,家长对待宝宝摔跤的不同态度,对宝宝心理上的影响也是不同的。
在生活中,我们常常会看到以下的情景:
镜头一:刚刚学会走路的可儿,一步留神在客厅的地板上摔了一跤,哇哇的哭了起来,姥姥忙用扫把狠狠的打了两下地板,说这地太滑,害得可儿摔跤,可儿停止了哭泣,爬起来继续学步。
点评:宝宝摔倒了,他就哭,当家长打打桌子,踩踩门槛,他就不哭了,这种办法看着还真管用,因为宝宝的注意力被转移了,但是这么下去,对于任何事情宝宝都会认为是别人不好,逐步养成攻击别人和推卸责任的习惯。
镜头二:花园里,娇娇摔倒在草地上,妈妈立即跑过去把她扶起来,又亲又哄,不停的问:“摔疼了吗?”娇娇开始哇哇大哭,这一哭更把妈妈吓坏了,连忙把她搂在怀里哄。一见这种光景,娇娇眼泪哗哗真流,哭得更厉害了。
点评:“摔在宝宝身上,疼在妈妈心头”。妈妈的紧张会让宝宝更加害怕而不由自主的哭泣,并且强化她胆怯心理,慢慢使宝宝变得缺乏自信。其实,宝宝摔跤没有那么疼,有关心理学材料表明,同样的痛刺激,儿童感觉到的疼痛要比成人少的多,轻得多,宝宝越小对痛的刺激敏感程度越低。
镜头三:马路边,鹏鹏摔了一个大马趴,虽然爸爸近在咫尺,却没有伸手拉他,而是用命令的语气喊:“自己爬起来”碰碰勇敢的爬了起来,一位路过的大妈狠狠的瞅了爸爸一眼,愤愤不平的说:“没见过这么狠的爸爸,这么小的宝宝,也不拉一把。”
点评:宝宝摔了以后,会观察大人的反应,看看爸爸妈妈什么事儿没有,他会觉得摔了没有什么大不了的,是自己不小心,没有哭的权利。重视宝宝的挫折教育,培养勇敢和坚强的品质,让宝宝明白人人都可能遇到困难和挫折,用勇气和自信心克服困难和挫折。
镜头四:天天跑着追皮球,一不小心,重重的摔倒了,妈妈马上说:“不要哭,一点也不疼,天天是勇敢的宝宝。“天天爬起来,看着摔破的膝盖,强忍眼泪。
点评:家长往往处于培养宝宝意志的目的欺骗宝宝,宝宝摔倒疼不疼他最有发言权,哭泣是他表达情感的真实方式。宝宝经过几次“一点也不疼”的反复训练后,意志并不会坚强,但也许宝宝学会了,怎样做才能得到你的赞赏。慢慢的,他可能不再注重自己的真实感情表达方式,这样无意间为日后的说谎埋下难以治愈的祸根,因此需要注重培养宝宝真实的表达情感,告诉他一个正确的人生态度。
镜头五:游乐场上的小朋友在玩耍,明明也想下地和大家一起玩,但是奶奶担心宝宝摔跤,总不放手,一直抱在怀里,明明在奶奶怀里扭来扭去,一直挣扎。
点评:我们为了避免孩子摔跤而拒绝让孩子尝试,限制他的探索,这种方式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,从长期来说不利于孩子能力的发展。导致孩子今后不敢探索,畏首畏尾。
爱心提示:
面对宝宝摔跤,家长的处理态度尤其重要:
1.你是否能在宝宝摔倒之前做了善意的提醒?让宝宝学会躲避危险。
2.是否能在宝宝摔倒之后,准确的把握孩子疼痛的程度?适当的给予孩子和善、勇敢、坚定的安慰。
3.是否能在宝宝摔倒之后,帮助宝宝抒发摔倒之后的心情和疼痛?帮助宝宝表达真实的情感。
4.是否能在宝宝摔倒之后,和宝宝一起分析摔倒的原因?让宝宝了解摔倒的过程,掌握遇到苦难和挫折的正确态度。
当一两岁的宝宝开始说“我做”“我自己……”时,正是培养宝宝独立性的机会,家长应该夸奖宝宝的主动,并创造机会帮他实现自理的愿望,培养独立性,使宝宝体会到“我自己来”所带来的成功体验,这样宝宝会更积极的做自己的事,这是培养独立做事能力良好的开端。
责任编辑:
评论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