侏罗纪的地层划分
正式的侏罗纪地层被划分为三个统,分别是下侏罗统(里阿斯统)、中侏罗统(道格统)和上侏罗统(麻姆统)。下侏罗统包括赫唐阶、辛涅缪尔阶、普林斯巴赫阶和托尔阶;中侏罗统则包括阿林阶、巴柔阶、巴通阶和卡洛阶;上侏罗统则有牛津阶、基末里阶、提唐阶(伏尔加阶)和贝利阿斯阶。
侏罗纪地层正式划分为3统、11阶和74菊石带。下侏罗统(里阿斯统)分为赫唐阶、辛涅缪尔阶、普林斯巴赫阶和托尔阶;中侏罗统(道格统)分为阿林阶、巴柔阶、巴通阶、卡洛阶;上侏罗统(麻姆统分为牛津阶、基末里阶、提唐阶(伏尔加阶)、贝利阿斯阶。
侏罗纪形成的地层一般称为侏罗系地层。侏罗纪,中生代第二个纪。约开始于08亿年前,结束于35亿年前。在此时期形成的地层称为侏罗系。侏罗纪的名称来源于瑞士、法国交境的侏罗山。1795年,德国A.von洪堡根据该山的白色灰岩首先提出侏罗灰岩名词。
Ⅰ1:东、西准噶尔地层分区;Ⅰ2:准噶尔盆地地层分区;Ⅰ3:天山地层分区;Ⅰ4:塔里木地层分区;Ⅰ5:昆仑地层分区;Ⅰ6:北山-阿拉善地层分区;Ⅰ7:祁连山地层分区;Ⅰ8:柴达木地层分区;Ⅰ9:鄂尔多斯盆地地层分区;Ⅰ10:山西地层分区;Ⅰ11:秦岭地层分区。
根据上述侏罗系层序地层划分与地层时代标定,初步建立了马海-鱼卡-大煤沟-潜西-冷湖三号-冷湖四号-冷湖五号地区侏罗系地层对比关系(图2-2)。由对比剖面可以看出,在冷湖三号、四号、五号地区及南八仙地区侏罗纪地层最老,且以下侏罗统湖西山组地层为主,局部残留小煤沟组地层。
十大食草恐龙
南巨龙:南巨龙也是植食性的恐龙,也称为食草恐龙,主要是以植物作为食物的,包括有各种蕨类以及树叶,它属于超大型的恐龙,身体的长度接近30米。侏罗纪十大食肉恐龙 侏罗纪十大食肉恐龙是这些:霸王龙、异特龙、鲨齿龙、棘龙、蛮龙、南方巨兽龙、诸城暴龙、奥沙拉龙、迅猛龙、特暴龙。
双脊龙、利琳龙、塞查龙、巨椎龙、美甲龙、多刺龙、凌齿龙、果齿龙、腕龙、巨齿龙 剑龙,三角龙等等。简介:恐龙是中生代时期(3亿年前)的一类爬行动物,矫健的四肢、长长的尾巴和庞大的身躯是大多数恐龙的写照。 它们主要栖息于湖岸平原(或海岸平原)上的森林地或开阔地带。
生存年代: 三迭纪晚期 生存地点: 阿根廷 恐龙种类: 原蜥脚类 蛇颈龙:食草类恐龙,心地善良。
利琳龙 利琳龙是一种生活在侏罗纪早期的中型原蜥脚类食草恐龙,身高约7米,身体长度在7-8米之间,主要以蕨类植物为食,能够站立起来吃高处的叶子。赛查龙 赛查龙是一种在白垩纪晚期主要生活在亚洲地区的食草恐龙,其特征是具有一副重甲。
食草恐龙 灵龙(学名:agilisaurus)是小型的草食性恐龙,生活于侏罗纪中期的东亚。它的名字是来自拉丁文的“灵敏”的意思,是因它轻盈的骨骼及长脚而命名。
评论留言